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明十三陵,位於北京以北50公裏的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是明朝(1368-1644)十三位皇帝的陵寢建築群,具有規模宏大、體係完備和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轄區內自然景觀幽美,文物古跡薈萃。計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位於北京以北30公裏的昌平縣境內。陵區麵積約120餘平方公裏。由明成祖朱棣及其以後共計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建在這裏。構成莊嚴有序的整體布局,故名“明十三陵”,2003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目前對外開放的有四處景區。長陵,是成祖朱棣的陵寢,始建於1409年,是明朝帝陵中建築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尤其是舉行祭祀儀式的祾思殿,木構件全係名貴的金絲楠木加工而成,堪稱古建瑰寶。目前殿內舉辦有“定陵出土文物精品展覽”。定陵,是明十三陵朱翊鈞和兩皇後的合葬墓,是我國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第一座帝陵。定陵地宮建築,深邃神秘。共出土帝後衣冠和金銀器皿等珍貴文物多達3000件左右,是不可多得的明史研究實物資料。昭陵,是近年按照明朝舊址全麵複原的陵園,該陵鬆柏參天,殿宇輝煌,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