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文化底蘊深厚,擁有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於初唐,鼎盛於兩宋,是集儒、釋、道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群,共有造像141處、5萬餘尊,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等5處石窟最具特色,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1999年12月在中國石窟序列中繼敦煌莫高窟之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藝術傑作,具有極高的曆史、藝術、科學價值”。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等國際友人先後到大足石刻參觀。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再次親切關懷大足石刻,囑咐“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護好”。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合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以“開山化石、勵誌圖新”的精神推陳出新、窮工極變,實現了石窟藝術的中國化,具有鮮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點,蘊含“慈、善、孝、義、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契合,是堅定中國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載體。2021年3月,大足石刻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曆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