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古稱河渚,“曲水彎環,群山四繞,名園古刹,前後踵接,又多蘆汀沙漵”。曆史上的西溪占地約60平方公裏,現實施保護的西溪濕地總麵積約為11.5平方公裏,分為東部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濕地生態旅遊休閑區和西部濕地生態景觀封育區。西溪之重,重在生態。為加強生態保護,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包家埭和合建港五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複區。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西溪還是鳥的天堂,園區設有多處觀鳥區及觀鳥亭,給遊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西溪是北派越劇的首演地。據考證,1906年,越劇創始人之一的馬潮水,在西溪蔣村陳萬元宅邸用3張八仙桌搭台演戲,促進了越劇由落地唱書向舞台表演形式的轉變。此後,越劇以“的篤班”形式先後走進杭州、上海演出,一直發展壯大成為我國第二大劇種。為了讓越劇在西溪能與廣大遊客見麵,如今每逢節假日都會在深潭口古戲台為遊客上演越劇折子戲的,充分展現出了西溪作為北派越劇首演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