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有著70年的發展曆史,其前身是1950年至1951年期間組建的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71年隸屬國家地震局領導,1978年更名為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內從事非地震研究的部分重新組建了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98年更名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所是一個包括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地球科學研究機構,是國內唯一以研究新構造運動和現今地球動力作用為主的國家級研究所。在地震科學和相關領域取得了一係列創新性成果。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構造物理實驗室,開展地球內部介質物理力學性質、斷層力學與地震機理的實驗研究,並逐步與地表構造變形和深部地球物理研究相互融合,發展成為我國地震研究領域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地震機理與預測研究的重要基地。首創了活動構造大比例尺地質填圖和定量研究技術,組織開展了全國活動斷裂研究和城市活動斷層探測,獲得了活動斷層空間展布、幾何結構等定量參數,為地震區劃、工程建設和地震預測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在我國活動斷層與地震成災機理研究中發揮著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