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著名的生物多樣性大國之一,高等植物(陸地植物)物種總數位居北半球首位,且與頭號大國巴西新近報道的數量相當。生物物種資源是科技原始創新、社會經濟發展和國民科學素養提升的重要物質基礎,具有公益性、基礎性、長期性和戰略性等特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生物分類學得到迅速發展,到本世紀初完成了兩版全國植物誌,《中國植物誌》和Flora of China和一大批省級及地方性植物誌。標本及標本館作為植物誌研究的重要素材及基地,在我國的建設始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比發達國家晚了兩、三百年,但由於政府重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我國在運行的植物標本館200多家,館藏標本總量約兩千萬份,位列世界第五,排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之後。自2003年開始,在科技部和財政部(簡稱“兩部”)支持下,原國家標本資源共享平台(NSII)組織國內一百多家植物標本館開展數字化工作,累計完成近千萬份標本的數字化表達,並麵向全國開放共享,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