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之名取自於仙家用其得土地之精華,故時珍曰:“仙家以為芝草之類,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謂之黃精”(《本草綱目》)。《食療本草》中記載:“黃精,凡生時有一碩,熟有三四鬥,蒸之若生,則刺人咽喉。曝使幹,不爾朽壞。根葉花實皆可食之”。黃精可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幹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等症及治療肺結核、癬菌病等。肉質根莖可以糖生食,脆嫩甘甜,食用爽口還可以炒食、煲湯、蒸食、熬粥、泡酒、做藥膳等。嫩葉也可以掉水後拌成涼菜食用。黃精在太行山區多有分布,當地老百姓稱其為“雞頭參”。在河南修武縣,雞頭參的種植與開發曾經被列為國家科技開發項目。